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

讀後感:【我想學會生活】蔡穎卿/著


這是一本寫給「熟女」的書。作者透過對另一本著作("Gift From The Sea" by Anne Morrow Lindbergh) 的體會,描寫了女性到靠近中年時的種種心理狀況,進而又把思緒引導到一個達致自我舒緩的出口。讀後猛然感到年長並不可怕,因為隨著外在美的流逝,換來的可以是更可貴的氣質與閱歷。而這盛年,就正是處於青澀與暮年之間的黃金時期。

我是真的如此就學會了生活嗎?不得而知。反而是書中的某些觀點為自己帶來了一些覺悟。又或者,人的想法本來就存在,而文字就恰恰具有一種把思想整合的威力。

以下是一些閱讀時摘下的金句,我相信是心領神會,不需要多解釋的:
  • 莫讓自己習慣了「不需要珍惜」
  • 生命中的好運是可以自己修煉而來的
  • 真實的自我不在感覺的境界裡,而在理性的生活裡
  • 能「付出」才有熱情,生命並不依賴競爭之間的來回擺盪
  • 掙脫牢籠不在於撐開出口的框限,而是適時地側身,縮小巨大的自我
  • 有創造性的工作是充實心靈的最佳途徑
  • 我們不是要刻意過困苦的生活,而是要揀選經得起考驗的概念
  • 我們一直以為有一個更可愛的自己停留在愛情的起點,想把她找回來,其實自己是可以與過去同樣完整甚至更完整的
  • 我們一向重視年輕,忽略了生命中的午後時光,甚至假裝它永遠不會來,就好像試圖把時鐘上的指針撥慢來延長早晨一樣
  • 愛自己,盛年在青澀與過熟之間轉眼即逝

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

也許,我們不配……


最近,我有一種想法:「沒有完美的運動員,只有心急的旁觀者。」

成年人在著急,他們都希望學生是完美的智者,知進曉退,洞悉世情。越來越多人說,學生拖太久了,他們從支持變成不支持。我心裡疑惑,原來我們的群眾當認為策略出錯就會放棄理想,那麼這種理想是否根本與自己無關?到底,年輕人的有勇「無謀」,比起成年人的「有謀」無勇,誰的成功率較大?

是的,若我是今天的我,會主張先撤後議。然而,若我是二十歲的我,才會有膽量站出來。這兩個「我」,活在不同時空。就像餐廳套餐,A餐只連可樂;B餐只連橙汁。

從來,沒有完美佈局、沒有聖賢軍師、靠著走冤枉路來不斷摸索,這才是踏實而有血有肉的歷史。面對變幻莫測的大時代,即使是成年人,又何嘗不是門外漢呢?

這忽然讓我想起了吳越之爭的故事。越王勾踐在吳國為奴三年後回國,相國范蠡部署多年,養精蓄銳,近二十年後才作出反攻。出兵之時,范蠡本屯兵集結洪澤湖,等待吳王夫差在黃池盟會後帶著遠征而回的疲憊之師經過,再以水陸夾擊,將之一舉殲滅。可惜,勾踐在姑蘇城終日猜忌不安,臨時把范蠡召回。錯失進攻良機,夫差得以喘息,越國繼而再花了兩年時間才彻底取勝。


停頓、部署、走冤枉路,只要方向不改,還是有可能殊途同歸的。

在歷史巨輪下,人其實極渺小。這一點,我們不斷說,但沒幾人真正接受。比如說,若我們的眼光還停留在這場運動的所謂「結果」……

我想,雨傘運動最為深遠的意義在於喚醒了九十後的年青人。目的已經達到了,如何退場,應不至於影響到日後這一群中堅份子的思維。根據民調,本港的老年人傾向反對佔領,年輕人則有九成以上支持。在中年人的群組中,支持佔領的人只是略高於反對者,最近更有逆轉之趨勢。 這樣的數字,恐怕並不足以支撐到達致任何政治現實的改變,至少不在目前這一刻。社會的反對聲音,不管原由,都是民意。畢竟,怎樣的群眾,就有怎樣的政府。要成功確立民主制度,必先要有民主覺醒的人民。

爭取民主是一個極為漫長而醜惡的過程,沒有居安思危的覺悟、沒有遠大的著眼點、徘徊糾纏於一役半仗之間,未免不著邊際、因小失大。放眼香港,很多生活安逸的人只求守法,對不公義不道德甚至木,這樣的社會很難凝聚壓力讓執法去到以法達義的境界。 我看到的可悲現實是,當成年人並不渴求民主,民主便不屬於這一代人。也許是飽漢不知餓漢饑;也許是中國人短視;也許是,我們根本不配……

沉睡的人,很多還沒醒過來;裝睡的人,永遠無法清醒;然而,被喚醒了的年輕人,正在這條荆棘滿途、尤如迷宮的路上在對對錯錯間不斷摸索。
有一天,我們的九十後會成為香港的主人翁。只要理想不變質,到了追求民主的人終於成了社會的大多數時,抗爭才真正有希望。

途長路遠,望適時歇息,為了走更遠的路……

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

韓劇推介: 【沒關係,是愛情啊!】

沒關係,是愛情啊!應該算是一部比較冷門的韓劇,我在好友極力推介下看了,確是品味之作。可是,聽說這劇在韓國收視欠佳,大概是因為看起來需要緊貼對白,比較費勁,就正如當年天與地叫好不叫座一樣。

很久沒煲劇了,上一次看的是來自星星的你,不怎麼用腦,角色善惡分明,俊男美女,很容易投入的溫馨小品。

沒關係描述的是一位男神小說家與女精神科醫生的愛情故事。其中醫學細節不免有一點,女主不算大美人,而且一開始男主角顯得囂張,不太討好。然而,細看下去,其深度與一般肥皂劇屬不同層次。我在琢磨著如何在不透露劇情的情況下寫這篇推薦,決定從感覺出發。

故事開端是一般的歡喜冤家加上巧合連連,隨著男女主角的回憶,舊事慢慢被抽絲剝繭,到完結時我竟有一種經歷過創傷又撫平了傷口的體會! 由於人物比較多元化,所帶出的感受也不單純源於愛情,其中受暴虐的童年教人痛心、十多年冤獄教人糾結、破裂的母子和手足情教人惋惜、患難中的友誼教人振奮、重重障礙的愛情又教人遐想……

劇中有幾句話頗為觸動人:

「我在愛你的時候,明白到一個道理。這世上最性感的關係,就是男女間的友情。就像現在我很想擁你入懷,但只能忍著……
這是較年長的醫生向舊愛說的話,一種錯過了,莫要回頭的淡淡遺憾。

「愛,不是要為了對方拋棄什麼,而是能夠共同做成一些事情……
遭到家人的反對,他們並非盲目地執信自我,反而用耐心與時間去讓伴侶與親人並存,正因為所有的情感都是無法割捨的,這種關係才顯得成熟且長久。

劇中其他角色的互動也頻密,透過深入的溝通,昔日的心結一個個地解開了,誤會也得以冰釋。白髮的人長出黑髮,失眠的人得以酣睡…… 原來,流於表面的掩飾只能治標,心靈創傷能夠愈合才是根本。

最後,有些時刻是揪心的。精神病患者要經歷藥物治療,副作用讓人頭腦模糊,口齒不清,是極痛苦的一個過程。要讓一個男人願意承受這經歷,並非就把一切安排就緒那麼簡單。當他沮喪地說「我不喜歡這樣的我」時,內心緒亂得毫無自信,也就失去了作為男性的精神支柱。曾經有人對我說,「你永遠不能改變一個男人,只有男人自己可以改變自己」。因此,能夠真正治癒患者的,也許只有當事人一顆堅定的心,必須是他從心底出發而願意作出改變。

故事的結束是溫馨美滿的,這也是編劇與導演的功力所在。整套劇要帶出的訊息深刻而複雜,卻用輕鬆的拍攝手法表示了出來,情節上也不失驚喜,絕對值得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