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1月6日 星期三

寫給同路人之~我們如何活下去



開始寫這一篇的時候人在台北。早上在Starbucks的窗邊座呷著一口清甜的密柚紅茶,眼前的街道樹木甚茂,一片綠油油的寧靜......

「台灣的Starbucks是應該可以喝吧!」有一下這樣的念頭,感到滿心納悶的,因為我們的生活已在不知不覺間充滿了顧忌。穿什麼衣服、顧什麼店、赴什麼約會、講什麼話題...... 人與人之間,有的connect了,有的生分了。

週一回到公司,同事問 “How was your weekend?” 然而,我是要多少解釋那個其實根本魂不守舍意志消沉的我嗎?一個當媽媽的人應該要再堅強些吧,何況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。於是我坐直椅背,決定梳理一下這陣子以來紛亂的思緒......

每天與不公不義共存的處境,我們要如何活下去?

我決定要學會 不說服

不花精神與異見人論述對錯。當然,世事總有黑白錯對,但每個人接收的訊息有出入,個人經歷又影響了對事物的認知。有的人無法忍受社會秩序失靈,寧願接受制度的不完美,以為凡事有底線;有的人情願犧牲穩定,求法治公義得以彰顯,生命尚存信念。別在意中國式邏輯、別在意不把今個的因連到明天的果...... 若果你像我一樣累了,就讓自己休息吧。與其對牛彈琴,不如為同路人生暖。



“In life, it’s important to know when to stop arguing with people and simply let them be wrong.”

我決定要學會 Zoom out

老土說一句,在歷史的巨輪下,這個世紀的變遷微不足道,你我細如粉塵。我們所目睹的殘酷,只所以殘酷,因為未被時間消磨成一個納米單位。曾經看過一本小說,其中一段情節描寫五胡十六國「後涼」的饑荒,情況慘絶人寰。冰雪寒天,當權者把饑民趕出城門外,苦無棲所,易子而食。城門重開的一刻,野外一片狼藉,屍橫遍野,臭氣熏天。然而,到今天,誰又記得歷史上有涼朝?在《資治通鑑》就只留下一句:「涼州大饑,米斗直錢五百,人相食,死者太半」。

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悲劇,最終在史書上只有一行半句。我想說的,不是要硬心腸。恰恰相反,正因為我們親眼目睹指鹿為馬、莫須有,更應該在這歷史洪流的一小段落中立於正義之道,不為計較成敗,但求無愧於心。

幾年前曾經流行一篇叫紅螞蟻黑螞蟻的文章,內容大概就是分析了在我們目光中視之為敵的人,在幕後其實正被更龐大的力量操縱。我們zoom out,是讓自己不執著於小節,同時看清楚每一個畫面背後的劇本和導演。

我決定要學會 保持涵養

對我來說,每天看見死屍的畫面,難受之極。近代史中,沒有正確歷史記載的不自然死亡不計其數,真相甚至被包裝著最惡心的謊言。這幾個月,發現面對一些儲心積累深耕仇恨的道德侏儒,沒有粗口詞滙根本表達不了內心感受。這一刻,我只好問自己,陳教授、戴教授、朱牧師,會如何?學貫中西、道通天地的人,如何面對下流無恥?

劉曉波說:「仇恨會腐蝕一個人的智慧和良知,敵人意識將毒化一個民族的精神,煽動起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......

一個個文質彬彬的翩翩君子,不為天下的無知動怒、不被仇恨支配、不在受苦後訴諸暴力,只有胸襟與涵養才衍生出最頑強的力量。

「有人說:我不快樂,因為這事發生在我身上。不是的,你應該要說:這事雖然發生在我身上,我還是很快樂,因為我撐下來了……記得,當你每次陷入煩惱,都要把這項原則放在上:事件本身並非不幸,能以高貴姿態面對事件才是大幸。」一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《沉思錄》

這一篇,送給荊棘滿途的知音同路人。但願有生之年,在屬於我們的地方,思考不再是罪。

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

真相何價



話說去年學校有些關於管理層的疑慮,家長會很多熱心的家長用了無數時間擔當協調安排對話,直至新校長到步,雖不完美,情況總算有所改善。這一批出錢出力出時間的家長,被部份人稱為「搞事」。今年發家長會通訊的時候,有人認為他們不需要接收這些消息,只看學校的official news就可以了。

正正就是社會縮影... 有人付出心血,有人一邊落井下石一邊享受成果。越是所謂的「官方新聞」,越是可圈可點,真確性成疑。當每次的記者會已經變成大話會,official與「真相」便越走越遠。歷史是勝利者所寫的,今天我再翻史書,不禁納悶。商紂王就真是荒淫無道嗎?周文王又真是英勇仁義嗎?

除非我們已經放棄了真相,否則,在謊言滿天的世代,又何苦拒絕接收資訊,自埋水井中呢?同時,目睹假新聞和謬文宣的威力,也是令人極痛心的。貌似中立客觀的分析,告訴你這場運動對經濟民生的壞影響,但偷換概念,因果顛倒。

且莫說中美貿易戰以來經濟數據本來就在下滑,這種週期的波動,又如何能比較當權者濫暴和犠性法治精神的長遠惡果?當近代史的悲劇依然記憶猶新,當一個民族放棄真相接受謊言,默許下的以言入罪帶來惡夢不絶:豆腐渣、毒奶粉、壞疫苗、全天候監控... 在恐懼之中失去良知、對身邊的不幸視而不見,正是百年難以翻身的民族大災難。

經濟與公義,孰輕孰重,唯望沈睡中的港人三思。

2019年8月17日 星期六

電影推介:【天氣之子】觀後感





繼《你的名字》後,新海誠再推出新作《天気の子》(天氣之子)。正因爲大師級作品製作期動輒兩三年,能夠遇上正正在香港這個紛亂的時刻上演,實為一種神奇的巧合。

故事描述一個離家出走的少年來到東京展開新生活,首都卻碰上了反常的惡劣天氣,整個夏天日夜無間地下雨。陰霾彌漫的城市、拮据而窘迫的處境,就正如今年香港的夏天一般,充滿了無力感...

其中一句話令我內心一沉:「現在的孩子真可憐,從前我們有春天、有夏天,而他們就只有雨天...

主角帆高千辛萬苦找到雜誌社落腳,在採訪期間認識了一位能夠通過禱告令天空放晴的少女:陽菜。然而,這種誠心祈求而來的雨後陽光是短暫的,陽菜作為晴之女其實被一種神奇的力量主宰著,要天氣長期回復平靜,代價便是失去生命。

故事中那雲上的世界 「天空比大海還要深,一個未知的世界」— 對我來說象徵了人類的無知。當成年人在自己的默守成規下淡然活著,以為自己洞識世情老練穩重,事實是在invisible hand下毫無創意地一點一滴消耗人生。

「犧牲一個人換來好天氣,誰都會這麼選...」大人的反應是這樣的。

確是似曾相識。很多「大人」可以殘酷地對年輕人冷言冷語、落井下石,對別人的犧牲不屑一顧。孩子們為了信念而奔跑,然後被警察無情逮捕... 最後,大雨下了三年,城市消失了大半,活著的孩子,還是在一場場滂沱大雨與風雲變色之間尋找晴天。

若果《你的名字》說的是回首已成事實的歷史;《天氣之子》的關鍵設定便是將來式。為黑暗的現實帶來改變,正正是成年人早已放棄,年輕人卻懷著堅持夢想的勇氣。

「我一直都不知道,原來那麼多人喜歡見到藍天!」陽菜說。

值得一提的是故事開始時有兩個不到兩秒的畫面,停留在一本叫做《The Catcher in the Rye》的小說上。作者J. D. Salinger有一句話,令人無限反思:「一個未成熟人的特徵,是他願意為某種原因偉大地死去;一個成熟的人,卻願意為某種原因謙卑地活著。」

The mark of the immature man is that he wants to die nobly for a cause, while the mark of the mature man is that he wants to live humbly for one.





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

【鎖住自己的第八天】



這星期陪著我的,是龍應台的《傾聽》,當中有一個關於沙漠玫瑰的故事非常難忘。話說意色列友人送了龍應台一株叫沙漠玫瑰的植物,其實就是一種像地衣的乾草,據說泡在水中八天會起死回生。她和孩子們熱切地期待著,那一叢泡在水中的綠草堆,一天天出現微妙的變化。到第七天時,他們驚訝地發現草中顯出了玫瑰的型態。第八天,剛好鄰居到訪,便一起賞「花」。三母子看到完全復活的盤中物變成了綠色的玫瑰,驚喜不已。鄰居看在眼裡卻毫無感覺,因為說到底這就只是一堆綠色植物,和一般人印象中的玫瑰相去甚遠。

沙漠玫瑰的故事,說的便是「歷史」。

因為曾經渡過第一天至第七天,才會有第八天的喜悅。對歷史的認知、對前人所走過路途的感受,設定了我們第八天的情緒,於是對同一回事產生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。

然而,事實上這八天的心路歷程是貫穿的,並非孤立的存在。若要真正認識沙漠玫瑰,請回到第一天的起點。當一個人把自己鎖死在第八天,你越著眼目前、一心希望雨過天晴湖水回復平靜,越是無法看穿接二連三由歷史帶動的漣漪與暗湧。

歷史,並非就只是古墓骸骨。歷史痕跡以巨大的力量在朔造今天的社會,正因爲世事環環相扣,沒有一人能置身事外,於是我們理應對自己嚴苛。我作為一個從事風險管理的員工,有一種職業病是凡事看Root Cause。在作出每一個判斷前,請細心尋根溯源,理解事實之全部,莫以偏概全。否則我們只是用第八天的短期現實來欺騙自己,武斷地以表面事實處理深層矛盾,然後留一個崩壞不堪的第九天給下一代。

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

讀後感【給美君的信 - 天長地久】龍應台/著



已經很久沒有寫讀後感,有時就只是懶散地隨便看看武俠小說。只是,讀《天長地久》的時候,忽然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,必須為這本書寫一篇讀後感。說到父母子女、談到人生憾事,心想那怕是這篇文章就只感動到一個人,為一位母親帶來改變,也是值得的。

親愛的,請用五秒鐘想一想,你上一次和母親獨自相處,是什麼時候?

說句不好聽,千萬不要在病房。希望在她還是四肢靈便、頭腦清晰的時候,你能給她半天時間,吃頓飯、看個電影、逛個公園。因為,我們都輕易地為孩子、為朋友,找到品質時間。

P.87 「在我們的文化𥚃,哪裡有「母女專屬時間」這個概念?這個社會向來的都是我們要給孩子相處的「品質時間」,陪伴孩子長大,什麼人談過我們要給父母「品質時間」,陪伴他們老去?」

踏入中年,我們要面對的,除了為了孩子而長期糧尾的戶口,還有更惶恐的,是學習面對身邊人的死亡。這一個中年人想而生懼的課題,對老年人來說,是多麼的無助?

你必須硬著頭皮,看著年邁的父親、母親、和一個個曾經愛你的老人家,失去健康;你必須把握僅有的時間,在他們平靜無波的生命,畫上光彩;你必須強忍悲痛,在他們的最後一程,送上溫暖。因為,一不小心,秒針已經溜走了......

P.168 「人生的聚,有定額,人生的散,有期程,你無法索求,更無法延期...... 每一個美的當下,一說出「當下」二字,它已經一筆勾銷。人生裡有些事,就是不能蹉跎......

P.174「你曾經怎麼對待,如今就怎麼被對待。」

然後你說,我每個月還是有付錢給父母的。忘記了問自己,一天孩子遠走高飛了,你最渴望是聽到他的聲音、感受他的溫度,還是看銀行戶口?不欺騙自己,是對將來的自己最大的愛護。

P.181「不要騙自己了。此生唯一能給的,只有陪伴。而且,就在當下。因為,人走,茶涼,緣滅,生命從不等候。」

然而,你並不怎麼享受這專屬時間嗎?因為她的想法好固執、完全不了解?是的,就正如今天的小孩子沒見過cassette帶、也不知道什麼是floppy disk,中年人一樣無知。沒餓過的人不明白為何餘飯不棄;沒老過的人也不知什麼叫機件失靈。我們都生於不同世代,但總是對下一代有滿滿的包容,對上一輩卻毫無耐性。

P.228 「天下萬務都是同時存在的。你的出生,和你父母的邁向死亡,是同時存在的;...... 你的衰老、凋零,和你未來孩子的如花般狂野盛放,是同時存在的。如同一條河,上游出山的水和下游入海的水,是同時存在的。」

今龍應台已離開政壇,照顧抱病的母親。在輪椅上的老人家,已經失去知覺,不知道是否能夠感受到女兒的愛。而我,感恩還能及時為母親安排母女專屬日。因為我知道,就正如我一見愛兒就心花怒放一樣,我的時間、我的陪伴、我自己,就是她最引以為傲的禮物。對龍應台透過美麗的文字為世上千千萬萬的中年人帶來覺悟,由衷感激。

「媽媽在,就是最好的時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