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

人人是專家



一直很想寫這一篇文章留給孩子,因為在這個資訊泛濫的年代,實在太容易落入以偏概全的陷阱,作出過於極端的結論。第一次很強烈地有這種感覺,是當年的迷你倉失火,網民忽然個個變身救火専家,批評消防員不該進火場,應要如何如何......

其實,這一類「專家」在生活中又真不少。

年前,伯從美國回港退休,他的朋友說當時樓價太貴了,別買。猶豫之間,置業大事也就慢慢地耽擱了。事實上,多年來我看到自認為看透樓市的人也不少,喜歡大發偉論之餘,真正運籌帷幄且身家豐厚的不知又有幾個。

打針?除了謝安琪,這年代的媽媽群組內,專家處處。見有幾個同學病倒,從whatsapp聽聞已可秒速斷症,再附上相關轉載資料。育兒達人也很多。雖說分享經驗也是好事,但往往矮化異見,什麼教學法、補什麼習、進什麼學校...... 其實,孩子個個獨特,育兒又如何能複製呢。

想一想,自己真的沒一件事精通。沒有為孩子們打流感針,純粹因為不想往擠滿病人的診所裡迫,懶媽是也。然而,我確信自己不會因為多讀幾個網頁而變成醫學專家,也不會因為看了一陣子研究報告而變成投資專家。

「專業」,是以無盡心血與時間累積的,我不敢淡化任何學術科研背後的意義。何況關鍵往往在細節𥚃,即使是對的分析方向,看一下數據又可能發現不值得改變生活習慣。

京都的天龍寺有一個方丈庭園,共有十五塊石頭。然而,無論觀賞者從哪一個角度看,都無法看到全部十五塊,最多也只能看到十四塊。天地之大、知識之廣,人不能洞悉一切,又有何出奇呢?

個人覺得,除了道德黑白問題以外,人生的大部份選擇,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,很多時候都是眾害取其輕,權衡利弊,結果也要看彩數,投資如是、工作如是、選校如是、生病如是......

當然,社會上的黑暗面確實存在。但憑個人的分析與理解行事,謙卑地力求真相,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,我覺得就很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