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

從「集體回憶」到「集體夢想」




今天看了一下港視製作的「警界線」第一集,製作認真而且內容緊湊,短短兩三分鐘已經引人入勝,氣氛與怖局媲美電影情節。這麼高質素的劇卻無法以免費電視形式讓市民欣賞,政府實在應感汗顏。

電視發牌風波發展到今天,王維基先生依然努力不懈地給我們驚喜。他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:「不後悔就是成功。」所以,無悔追夢。

在商業社會工作多年,鮮有看到一間企業如香港電視一般擁有團結且上下一心的員工群。事實上很多演員在一台獨大的情況下長期受壓,港視的成立無疑為行內及行外人都帶來了一股集體追夢的熱情。

演員盼望在行內有一間良心企業,可以有尊嚴地工作。觀眾希望有選擇,且看到具水準的電視節目。個人感到May姐早前確有點兒成了代罪羔羊,反而「獎門人」之流更見低俗不堪。大前題是,咸魚白菜各有所愛,但目前的現實反映了一種不透明不公義的甄選制度,以及無視民意的獨裁決策模式,正正從法治步向人治。更何況亞視的存在又如何合理化?

記得曾經讀過有文章指出,跟據國內的電視台數量,以香港的人口和收入計算應該擁有77間電視台。政府對廣告市場飽和之說並無數據支持,況且汰弱留強乃巿場定律,發牌機關根本沒必要保障所有持牌人的廣告收益,創意經營者甚至可能發掘新收入源頭,就正如王維基曾為本港電訊業打出一片新景象一。

這一次的發牌風波,港視員工的堅持為香港人帶來了思考空間,也道出了「真理越辨越明」的道理。無論結果如何,王維基和一眾員工在過程中所得到的應同及掌聲,已經引証了成功,並鼓勵了我們這些為夢想而生活的平凡人。

前幾年流行說「集體回憶」,今年港視可算成功創造了一個「集體夢想」。就正如六合彩的存在價值不單單為了中獎的幸運兒,也為了所有參與尋夢的人。

所以,我依然感謝馬會,也感謝香港電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